光明日报北京7月22日电国家进步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21日印发《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手段》,需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,优化汽车购买用管理规范和市场环境,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进步。
《手段》提出,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。鼓励限购区域尽快下达全年买车指标,推行城区、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,因地制宜增加年度买车指标投放。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。鼓励各地加快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、违规非标商用车淘汰报废。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、技术等方法推进老二手车辆退出,有条件的区域可以拓展汽车以旧换新。各地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、便利二手车买卖登记等政策手段。
《手段》明确,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。加快乡县、高速公路和居住区等场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。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,积极拓展公共范围汽车换电模式试点,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。减少新能源汽车购置用本钱。落实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汽车购置税减免的政策手段。
除此之外,《手段》还提出,加强汽车消费信贷支持。持续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。鼓励各地有效扩大停车位供给,合理拟定停车收费政策。各地可依据实质状况合理设置夜间道路停车位等。
光明日报北京7月22日电国家进步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21日印发《关于促进电子商品消费的若干手段》。
电子商品消费是实物消费的要紧品类。近年来,电子商品数字化、自动化发展势头明显,由“有”向“优”的消费升级潜力旺盛,但仍面临换机周期延长、部分群体渗透率偏低、收购途径不畅等问题。
《手段》提出,加快推进电子商品升级换代。加快电子商品技术革新,塑造电子商品消费新场景,着力消除电子商品用障碍。大力支持电子商品下乡。持续推进家用电器下乡,健全电子商品销售配送体系,拓展绿色智能电子商品展销活动。打通电子商品收购途径。规范电子商品收购规范,推进集中收购、远程收购,合理保障电子商品收购临时场地需要。
除此之外,在优化电子商品消费环境方面,《手段》明确,切实加大隐私保护。加快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,加快数据脱敏、合规借助的政策和行业准则拟定,依法打击企业不当借助个人隐私行为。健全水平标准体系。加快打造完善智能电子商品标准体系,达成不相同种类型、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和可穿着打扮设施等电子商品互联互通。积极引导买家更换老旧家用电器、高能耗家用电器。